第42章 破围w
高副团长话音刚落,李枚的心陡然一紧,瞬间像热锅上焦急乱窜的蚂蚁,猛地将嗓音提高八度,那急切的呼喊声犹如尖锐哨音,“唰”地一下撕开了四周凝重的空气:“二胖!”二胖耳朵灵,听到呼喊,“唰”地挺直腰杆,像棵苍松般稳稳伫立,大声回应:“在!”这声音干脆利落,满是军人特有的干练与果断,在空气中嗡嗡直响。
“二胖,你赶紧过来一下!”李枚又提高声调,这次呼喊更响亮、更不容置疑,恰似一道凌厉军令。二胖一听,毫不犹豫,双腿如装了弹簧,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嗖”地一下飞速跑到李枚身旁,响亮地喊出:“是!”这一个字从他口中有力蹦出,宛如洪钟鸣响,久久回荡,尽显军人果敢与服从。
二胖先跟兄长大胖快速低语几句,话虽简短却掷地有声,随后便如脱缰骏马、离弦之箭,身姿矫健敏捷地向前跑去。到了李枚跟前,他身姿挺拔如松,双眸闪烁着期待光芒,那眼神似燃烧火炬,语气里透着按捺不住的兴奋,急切问道:“李教官,是不是有啥任务要我去完成呀?”那急切模样,仿佛在向所有人表明他对执行任务的热切渴望与无限热忱。
李枚面容紧绷,神色庄重威严,紧紧凝视着二胖,一字一顿、郑重其事地说道:“二胖,你马上立刻去通知李丹梅,让她告诉伤员,部队后天出发,务必让他们做好周全细致的准备。回来路上,再去告诉李铭和看守那五个女鬼子的兄弟们,让他们同样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一丝一毫都不能懈怠。这事关乎整个行动部署,必须严谨对待,绝不容许半点马虎!”
w
二胖接到命令,即刻双脚迅速并拢,脚跟碰撞间,发出一声清脆声响,整个人笔直站立,犹如一根挺拔旗杆。紧接着,“啪”的一声,他敬出一个标准规范、刚劲有力的军礼,而后干脆利落地大声回应:“是!”旋即,他敏捷迅速地抄起枪,步伐沉稳坚定地转身离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恰似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军人坚毅刚强、果敢无畏的非凡气质。
在随后这几日的平静时光里,一切都顺风顺水,毫无波澜。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眨眼间就到了出发的日子。天还未破晓,天边尚未泛起鱼肚白,李枚便早早地起了床。五点半的钟声刚刚敲响,她已然将行囊收拾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一切准备妥当,精神饱满地迎接即将开启的征途。
此刻,晨雾如同一层轻柔缥缈的薄纱,悠悠地笼罩着皖北这片宁静的村庄。错落分布的农舍在朦胧雾霭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烟囱上,几缕淡淡的青烟袅袅升起,仿佛大地正悠悠地舒展身躯,温柔地唤醒仍在沉睡的世间万物。田埂边的枯草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微弱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晶莹的光芒,宛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白盛装。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清脆响亮,刹那间打破了这份静谧,为整个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生气。远处的山峦,在晨曦的温柔轻抚下,逐渐显露出清晰的轮廓,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大地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凝视着这片土地,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质朴韵味、宁静祥和的乡村晨景图。这幅画卷,仿佛在缓缓诉说着1937年皖北农村那段独特而难忘的岁月,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沉淀与生活的顽强坚韧。
李枚细致地整理好行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清晨的蓬勃朝气尽数纳入肺腑,而后缓缓打开房门。眼前的景象,让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既感动又欣慰。只见众人早已整齐有序地排成队列,身姿挺拔如白杨,神情肃穆庄重,安静地等候着她的到来。李枚见状,当即加快脚步,几个箭步就迅速来到大家中间。她身姿矫健,昂首挺胸,精神饱满昂扬,大声问道:“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那声音底气十足,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仿佛能将清晨的丝丝寒意瞬间驱散殆尽。
w
“报告,我们都准备好了!”众人齐声高呼,声音整齐洪亮,如滚滚雷霆,一波又一波地在空气中震荡回响,将队伍那高昂的士气与坚定不移的决心展现得淋漓尽致。李枚目光灼灼,恰似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辰,眼神坚定而锐利,像探照灯般迅速扫过队伍里的每一个人,大声询问:“你们再仔细看看,有没有人没到?”那严肃的神情,充分彰显出她对此次行动高度的责任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行动进程的细微之处,务必要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迅速环视四周后,再次齐声高呼,声浪如雷:“我们都到齐了!”李枚听到回应,眼中闪过一抹坚毅决绝的光芒,果断地下令:“向重庆,进发!”
凌晨五点,破晓之前,墨色的天空犹如一块广袤无垠的黑色绸缎,尚未被曙光划破。一支纪律严整、训练有素的队伍,恰似一条沉默而坚毅的黑色巨蟒,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战士们身姿挺拔矫健,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落下,都带起细微的尘土,仿佛在默默诉说着他们前行的坚定意志。四周静谧无声,唯有那沙沙的脚步声在寂静中轻轻回荡,宛如大地为他们的征程轻声低吟。他们目光沉稳坚定,凝视着前方充满未知的路途,仿佛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已然看到胜利的曙光在远方闪耀。队伍就这样稳步朝着重庆的方向迈进,身影逐渐隐没在破晓前的灰暗里,唯有那一路弥漫的坚韧气息,久久不散。
就这样,他们持续行军两日,始终严格遵循昼行夜伏的规律。新的一天悄然来临,晨曦初露之时,五点半的钟声刚敲响,队伍便又一次踏上征程,沿着既定路线稳步前行。
w
晌午时分,高悬的烈日如一颗巨大的火球,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队伍行至一座小村庄前,正当众人准备继续前行时,熊波的脸色陡然间变得煞白,神情惊恐地大声喊道:“前方村子里有鬼子!”
熊波这声呼喊,宛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氛围。李枚反应极快,如猎豹般迅速抓起望远镜,朝着熊波所指方向仔细观察。只见村庄里,约莫三百来名鬼子分散在各个角落。有的毫无警惕,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有的则围坐一团,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举止粗鲁。这般看似松懈的表象下,却隐隐散发着危险的气息,恰似一群隐匿于暗处、伺机而动的恶狼。
李枚心急如焚,内心好似燃起熊熊烈火,赶忙跑到高副团长面前,焦急万分地问道:“前方突然冒出大约三百名鬼子,高大哥,咱们部队现在该怎么办?”高副团长紧紧皱起剑眉,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思索片刻后,神色镇定沉稳地说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咱们只能绕开这条路,才能避免与鬼子正面冲突,保障部队的安全。”
李枚听后,眉头皱得愈发厉害,仿佛能拧出水来,满脸忧虑地说道:“要是选择绕路,咱们的行程得整整多出两天,这可会耽误不少宝贵时间啊。”高副团长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能卷起地上的落叶,缓缓说道:“我又怎会不清楚呢,可眼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W
李枚紧咬下唇,几乎要将嘴唇咬出血来,内心反复权衡利弊之后,终是幽幽地叹了口气,无奈说道:“罢了,看来只能这样了。”旋即,她迅速转身面向众人,神色凝重而严肃,刻意压低声音说道:“全体听令,我们从山下绕行。大家务必脚步放轻,一丝声响都不能发出,保持绝对安静。记住,除非遇到万分紧急的突发状况,否则严禁开枪,绝不能暴露我们的行踪,不然会带来灭顶之灾。”
部队赶忙匆匆吃了些东西,旋即便全体向山下进发,小心翼翼地沿着山下绕行。在这过去的一个多小时里,一路上并未遭遇鬼子,众人那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下来,不知不觉中有些放松了警惕。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突然传来熊波的声音。起初,众人沉浸在这暂时的平静中,并未太过在意。紧接着,熊波提高音量,声音里满是急切与惊慌,再次大声喊道:“前方又发现鬼子了!”
李枚闻言,又迅速抄起望远镜,朝着前方仔细望去。可不,前方赫然又出现了鬼子的身影。牟利敏急忙凑上前,心急火燎地问道:“李枚教官,这次该咋办呀?”李枚无奈地小声说道,声音中满是凝重:“现在实在没别的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闯过去。”
w
李枚侧过头,面向身旁的大胖和二胖,语气低沉且严肃地吩咐道:“你俩兄弟带上几个身手好的战士,悄悄摸上去,解决掉那些站岗的鬼子。切记,能不动枪就别开枪,千万不能惊动其他鬼子。”
大胖和二胖毫不犹豫,立刻压低声音,斩钉截铁地回应:“是!我俩保证完成任务!”言罢,兄弟俩迅速从队伍中挑选出七个身手矫健的战友,大家纷纷弯腰弓背,脚步轻缓而谨慎地向前摸去,那身影很快便隐没在黑暗之中,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
待二胖他们离开后,李枚又轻声但严肃沉稳地对身后的李丹梅说道:“把我的话依次传下去。大家跟紧我,尽量不要开枪,首要任务是安全通过这片区域。”
与此同时,二胖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悄然向站岗的鬼子靠近。就在即将接近目标的千钧一发之际,他们凭借着平日里训练有素的默契,迅速一字排开,动作矫健敏捷。紧接着,众人如闪电般迅猛出手,手中的利刃在夜色中寒光一闪,精准无误地刺向鬼子。眨眼间,那些站岗的鬼子便被干净利落地解决掉,无一人能够逃脱,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w
此刻,一名鬼子刚结束用餐,正动手收拾身边物件。不经意间,他眼角余光扫到了大胖等人的身影。刹那间,他的脸色陡然变得惨白如纸,双眼因极度惊恐而瞪得滚圆,嘴巴不受控制地大张着,像是马上要发出令人胆寒的尖叫。
一名反应敏捷的战士瞅准时机,猛地将紧握着的匕首奋力掷出。那匕首裹挟着凌厉气势,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冰冷寒光,径直刺入这鬼子的咽喉要害。鬼子双眼瞪得老大,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甘,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身体便如同一滩软泥,“噗通”一声瘫倒在地,没了生息。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这群鬼子察觉到了不对劲,瞬间警觉起来。他们慌慌张张地抓起枪,脚步踉跄地站起身。说时迟那时快,李枚带着众人及时赶到。他们犹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冲入敌阵。手中利刃闪烁着森冷寒光,手起刀落间,鬼子们纷纷中招倒地,瞬间被一一斩杀。局势瞬间扭转,这场战斗竟在刚打响之际便宣告结束。
李枚收起一枪未发的手枪,语气坚决地下令:“大家赶紧打扫战场。就给你们一分钟,不管完没完,咱们都得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