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徐州开始再造季汉

第40章 良臣择主而侍

  “大哥回来了?”

  张飞、关羽皆是一喜。

  刘备已经外出多日,且没有带侍卫,

  这几日关张二人皆是担忧不已。

  如今知晓刘备已然归来,自是大喜过望。

  张飞大笑道:

  “好,二哥,我等先去大哥那儿。”

  关羽点头。

  “你等休息后再好生练习,莫要偷闲!”

  张飞转身对黄泉营的士兵们说道。

  旋即便与关羽往州府的方向走去。

  .

  州府内。

  “主公,适才恒已经安排郑公和子布先生在下邳入住。”

  “并且安排数人前去侍奉。”

  张恒向刘备汇报道。

  在回到下邳之后,他便亲自带张昭和郑玄前往居所。

  原本是想让下人前,但恐人家觉得自己不够重视,

  于是便亲自领过去。

  刘备点头。

  张恒办事他总是很放心。

  “先生,备有一个疑惑,还请先生帮我解惑......”

  “主公是想问有关子布先生之事吧?”

  没等刘备说完,张恒便打断了他,笑着说道。

  刘备再次颔首。

  其实,在彭城客栈的时候,遇见郑玄与张昭的那一刻起,

  他便想问询问此事。

  但奈何郑玄与张昭皆在现场。

  加之回来下邳的时候,四人同乘一辆马车,

  张昭多与郑公在讨论儒家典籍之事。

  刘备也不好在他二人之间插口询问。

  不过,在刘备看来,既然是先生举荐,

  并且能得到郑公赏识,就知道子布先生绝非常人。

  “主公,遇见子布先生之事,纯属偶然。”

  张恒起身说道。

  “但却是恒拜托郑公前去游说子布,希望子布能加入我等。”

  “先生能否细说子布先生详情?”

  刘备问道。

  张恒笑道:

  “主公,子布先生乃徐州彭城人,师从白侯子安。对儒家道统钻研颇深。”

  “曾经陶公在世的时候,便想将子先生察举为茂才.....”

  说道这的时候,张恒嘴角上扬。

  “若是换做一般人,见一州之牧察举,必是已经应召。”

  “可子布先生没有应召。”

  刘备有些震惊。

  没想到张昭居然如此。

  但是很快便定神。

  对张昭拒绝应召的原因,他也能猜到一二。

  张恒见刘备陷入沉思,想来他应该也有自己的考量。

  其实在张恒看来,张昭会拒绝陶谦的察举,不过两个原因。

  一个方面无非是对陶谦集团的不信任,觉得陶谦集团无能。

  历史上,陶谦在世的时候,因为用人不察,

  导致“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

  而张昭作为徐州名士,自然也能看到陶谦集团的腐败,

  又怎会前去应召?

  再加上,曹操在第一次攻伐徐州之时,陶谦居然弃守郯城,而后退保丹阳。

  这样的人又有谁会去投靠。

  没有在暗地里对他进行谩骂就已是不错。

  另一个方面,无非就是明哲保身,待价而沽。

  张昭师从白侯子安,自是深谙“乱世慎出”之理。

  这亦是乱世士族所惯用的策略。

  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毕竟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在乱世之中,并非只有君王在选择贤臣,臣子也在选择和考验着君王。

  “后来,陶公便将子布先生囚禁,幸得赵昱相救才得以释放。”

  张恒继续说道。

  “先前子布先生身在彭城,恒猜想,子布应是想从彭城前往广陵,再由广陵前往曲阿。”

  说道此处,张恒的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

  “曲阿?”

  刘备有些不解。

  为何要前去曲阿?

  曲阿现在战事连连。

  在刘备的记忆里,孙坚之子孙策正与扬州刺史刘繇争夺江东的控制权。

  去那边不是卷入战争中么?

  刘备虽然专心治理徐州,但是对外界的战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哪个诸侯没有一个叫做“探子”的东西?

  等等!

  曲阿...

  孙策...

  刘备忽然恍然大悟,对着张恒惊讶道:

  “莫非子布先生前往曲阿是想投靠孙策?!”

  张恒点点头。

  “为防止子布先生投往江东,恒这才请郑公游说子布,望其能加入我等。”

  “郑公乃当世大儒,子布先生又深究儒家道统,有郑公在,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郑公可知此事背后原因?”

  张恒摇摇头。

  刘备想了想,也是,张昭可能会投孙策这件事还是不与郑公说的好。

  “先生一心为备,备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刘备起身,向张恒躬身行礼。

  自张恒成为他的军师以来,便帮助他太多太多。

  无论是人才的招揽,还是收拢徐州势力,皆是由张恒一手操办。

  若是无先生,便没有今日的刘备。

  刘备这样想着。

  张恒连忙过去将刘备扶起。

  “为臣者,本就该为主公效力。”

  “恒所做之事,皆是为主公分忧,不敢居功。”

  刘备笑了。

  张恒也笑了。

  此刻,刘备心中忽然有一个想法,他想与张恒结拜为兄弟。

  他想要说出,可又担心是否不妥当。

  “先生,不知你可愿与备结为....”

  “大哥!”

  不待刘备说完,如雷震般的声音从府外传来。

  张恒顺着声音望过去。

  是关羽和张飞。

  两人边走边笑。

  张恒想与他们他们打个招呼,但又想起刘备适才的话还未说完,

  便问道:

  “主公,你适才所言是.....”

  刘备笑了笑。

  没有回答。

  便走到关羽、张飞二人面前。

  张恒见刘备不说,也就没有追问。

  若是大事,想来刘备应该会与自己言说,

  既然不语,想来应是小事。

  其实刘备不是不想说,而是在看到张飞、关羽之后,

  他的想法改变了。

  他想要四人一同结拜。

  张飞、关羽跟他多年,他不可能放下这两兄弟。

  虽然关羽、张飞平日里都喊他大哥,

  但那不过是因为他们三人之间感情好,

  再加上刘备较为年长的缘故。

  他们三人其实还未真正结拜。

  “大哥。”

  关羽、张飞三人异口同声说道。

  刘备三人见面后也是彼此寒暄了一番。

  一番寒暄过后,张飞看向了刘备身后的张恒。

  拍着胸脯说道:

  “先生。你离去的这几日,俺一直在训练黄泉营的将士们,未曾有丝毫懈怠。”

  “如今,他们的战斗力较之先生离去那日也有了不少的提升。”

  “虽然比不上俺,但现在个个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好手。”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