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两千头猪
秦国这边发生的事情。
天这边暂时还不清楚。
最近他一直在忙碌农家这边的事情。
哪有时间去管这些秦国那边的闲事。
两千人的事。
可不是小事。
更何况还要把这两千人,尽可能安全的送到百越。
这其中有很多事情要忙,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
譬如。
如何把两千人一个不落带去齐国。
然后再从齐国出海口坐船去百越。
千万别小看这个事情。
很多人带十几个人都有可能带不好,丢几个人更是很常见的事情,更何况是上千人。
所以能带上千人的将领,就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上万人那更是只有大将军才能带的。
天为了验证自己心中的猜想,也为了给下面人表现自己的机会。
他特意把这个长途跋涉任务,暂时委托给了还没有长大的韩信。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这句话说的是兵仙韩信。
不是眼前这个少年韩信。
韩信点兵太早。
韩信点民可以。
毕竟统帅上万大军,别说能不能打赢仗,能不掉队就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了,顺便天也想要提前验证一下,这个农家子弟韩信,到底是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兵仙韩信。
如果真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天以后大概不用担心自己被秦国的虎狼之师南下擒龙了,毕竟兵仙韩信哪怕干不过祖龙,也不可能会守不住百越这一亩三分地。
........
三国交界地,大别山,农家驻地。
所谓三国交界地,就是秦国,楚国,韩国,三国边境交汇之地,秦统一后划入南阳郡,九江郡等行政辖区,是长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不过现在的秦国,暂时还没有发起统一之战,如今这个三国交界地,也是三国缓冲之地,就位于南阳旁边,蔓延数百公里的大别山山脉。
而大别山山脉也是农家起源之地。
这是一个得天独厚易守难攻之地。
农家六堂皆坐落于大别山。
在诸子百家之中独占鳌头。
别的不说。
要么有天这样来去自由的大轻功,要么有朱雀和青鸾这样的飞行机关兽,否则一进去大别山,没有农家带路基本上就走不出来了。
毕竟蔓延数百公里的大别山山脉,哪怕是后世,在没有明确路标,亦或者导航不准的情况下,一样容易在大别山中迷路走不出来。
反正人造的墨家机关城,肯定比不上天地自然形成的大别山山脉。
前者下毒就行,后者需要大一统的大秦帝国,发动大军才能围剿。
“兄长,他居然把这种事情,交给了韩信那个孩子,两千人,不是两千头猪,哪怕是两千头猪,也没那么容易从大别山带出去。”
刘季感觉不是自己疯了,就是天这个百越贵人疯了,两千人,他怎么敢交给一个孩子,真不怕韩信把这两千人给半路弄丢了吗?
“倒也不至于带不出大别山,毕竟两千人里面有我们神农堂五百农家子弟,不像魁隗堂一千五百农家子弟,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掺了水的七国流民。”
“只是想要从大别山徒步走到齐国,至少也需要月余时光,韩信不及弱冠,上千里的路程,我怕他自己很难把这两千人从大别山完整带到齐国琅琊。”
朱家也有些不理解,天对于韩信这个还未及冠少年的看重,虽然他也认为韩信非常聪明。
但一下子让他带领两千人,穿梭千里路途,从大别山走出去,横跨韩国,齐国两国国境。
这除非是天生的兵仙兵神。
否则怎么可能顺利带过去?
就在朱家和刘季担心韩信这样一个少年,能不能把两千人完整带到齐国琅琊,也就是后来的秦国桑海,乃至更后面的山东青岛。
韩信本人却已经信心满满的带着两千人,走出了大别山,走在韩国的国土上,朝着如今的齐国琅琊,一路风驰电掣的极速前行。
忘了说。
由于韩信本人年纪太小。
天担心他镇不住下面人。
特意把无双鬼,百毒王,驱尸魔三人调给了韩信。
这三兄弟自从百越废太子天泽病逝,就归降了天。
如同焰灵姬一样。
天是他们的主人。
不同于焰灵姬这个火媚妖姬,除了无双鬼这个天生的铜头铁臂,让天有点感兴趣,百毒王和驱尸魔,天基本都不怎么搭理这两货。
所以这一次直接丢给了韩信,包括无双鬼也是一样,毕竟天又不擅长领兵打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天非常认可这个真理。
........
“轰隆隆!”
两千人行走在路上。
场面还是很壮观的。
一路飞沙走石。
车马嘈杂不断。
走在最前方的,毫无疑问是无双鬼,作为一个一丈高【两米多】的魁梧巨人。
无双鬼自从跟着新主人后,终于不再是光着膀子,也穿上了一身狰狞的铁甲。
同为天赋异禀的特殊存在。
焰灵姬在掌控火焰这方面无人能敌。
无双鬼的防御和力量亦是天下无双。
他们根本不知道修炼所谓何物。
所有特殊能力都来自天赋异禀。
其实天私下也想过。
让无双鬼学一学魏国披甲门的至刚硬功,以无双鬼的天赋异禀,成长起来,绝对不输给被誉为‘铜头铁臂,百战无伤’的典庆。
只是天一直没有得到披甲门的至刚硬功,这个想法也只能无疾而终,强取豪夺,也不是不行,但这个时候去招惹魏国没有必要。
反正等到魏国灭亡之后。
这些东西早晚都是他的。
准确的说。
七国有很多好东西,但天直接下场强抢,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但如果在秦国灭他们的时候浑水摸鱼,甚至是趁火打劫都没有问题。
苍龙七宿,七国传承,虽然这些诸侯国,都不是大一统王朝,但国祚普遍都在两百年以上,很难想象这么多年下来藏了多少东西。
“大人,又有接近三百韩国流民,想要加入我们的队伍!”
一名青年模样的农家子弟走上前,来到了队伍中间位置。
“没事,都是活不下去的可怜人,愿意跟我们走也可以,只是你要和他们说清楚,我们这一次要去齐国,然后从齐国琅琊坐船去百越。”
韩信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从一出发开始,他就询问了天的意见,介不介意收纳路途上遇到的七国流民,随着队伍一起带去百越耕种。
天给出了意见。
那就是全都要。
与其让这些没有希望的流民饿死在中原,亦或者被裹挟,死于残酷的战争中,还不如都跟着自己去南方开荒。
如今南方土地多的是,就是没什么人耕种,甚至自己提前几千年搞摊丁入亩,下面居然都没什么反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