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80年代:科技致富手册

第52章 老师,我想读研

  白晓云点头道:“这一套流程不是我弄的,是我爸在德国西门子的一个朋友帮忙弄的。”

  王向阳点了点头,他今天过来本来就是打算帮忙搞这一套的。

  没想到对方早就考虑到已经把它弄好了,那他就不用管了。

  “打算卖多少钱一个?”

  白晓云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批发价200,零售价300。”

  王向阳被他给干沉默了,这东西成本的话,大概在20左右,他批发价就卖200,赚麻了。

  “有人买吗?”

  白晓云兴奋的说道:“刚出来的第一批货就拿给了东宫粤菜馆,听说在那边引起了轰动,一群达官显贵都在询问这东西哪来的?

  靠着他们,现在电热水壶供不应求。

  我又拿下周边50亩地,都已经在开建了。”

  王向阳听了眼皮狂跳:“50亩地?公司哪来的这么多钱?”

  白晓云微笑着说道:“王总,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

  前两天,有区里面和市里面的领导来参观考察。

  这款东西的好坏,领导们已经用过,他们肯定也知道这款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未来。

  所以不是我求着买地,而是他们求着我买地,求着我贷款,求着我扩大厂区面积和产量。

  这50亩地皮和建筑工程款我一分都没有出,他们全帮公司付了。

  这件事怎么说呢?

  就好比吹气球,领导们的作用就使劲使劲给我们打气,打气,打气。

  直到某一天我们撑不住炸了,他们才会停下来。”

  这个吹气球的比喻很形象,让王向阳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现在百万民工进城,各大城市的压力都很大。

  辖区内多了一家有发展前途的公司,只要是有眼光的领导都会鼓励他们发展壮大,给钱给政策。

  当然,白晓云的关系可能也在这儿起了最大的作用。

  “公司的事情你负责处理就行,但是,你觉得我们公司未来会如何?”

  白晓云脸上的笑容如潮水般退去,神情严肃道:

  “三五年内公司可能活得很滋润,但是核心零部件我们没办法掌控。

  未来的变数太多,眼下先把钱挣到手再考虑。”

  王向阳意外的看着他,白晓云摸了摸鼻子:“这是我爸的那位德国朋友给的建议。”

  “我也差不多这么想的,10年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对手。

  但如果公司想要发展壮大的话,就必须往家电方面发展,不断的投钱研究。”

  白晓云感觉头疼,要搞研究的话就必须要疯狂砸钱。

  这就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利润都会砸进去,而他们这些股东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但是,他听说12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后可能会有公司上市。

  这可是上市啊!还是在内地上市。

  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持续不断的砸钱做研发,甚至做大做强的话。

  几年后,找领导要一个上市名额应该不过分吧?

  听老妈说最近一段时间,一群公司老板天天像一群苍蝇一样围着领导转,就为了那几个珍贵的上市名额。

  如果不是上市有着严格要求的话,估计他自己也会跑去凑热。

  “王总,你觉得我们应该拿出多少利润来进行研发?”

  王向阳考虑了一会儿后说道:“可以找武汉大学、华工大附近几所大学的教授联合起来搞研究。

  每年的话,拿出一半的利润就行了。”

  白晓云吸了一口凉气,按照他的估算,这家热水壶公司一年应该能赚上千万,拿出一半的利润,这太恐怖了。

  “王总,这会不会太多了?”

  王向阳笑了笑,多个屁多。

  美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是385亿,研发费用是162亿,差不多接近一半。

  而是华为公司2024年的净利润是626亿,研发费用是1797亿,这才是最恐怖的。

  华为公司如果不用研发费用的话,净利润翻个倍轻轻松松的事情。

  他现在要求拿出一半的利润搞研发,这很多吗?

  “你想要让公司成为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吗?”

  白晓云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两颗眼珠子都差点儿掉出去。

  王向阳他是不是疯了?

  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这是何等的夸张?何等的疯狂?

  但是,万一真的实现了呢?

  他现在占有15%的股份,如果真的市值达到了1000亿,那他这45%的股份价值150亿?

  当他算明白这笔账之后,人都麻了。

  他感觉喉咙有点儿干,吞了口口水:“王总,这有可能吗?”

  “事在人为,一切皆有可能。”

  良久之后,白晓云脸色古怪的看着王向阳。

  他感觉王向阳比任何人都会画饼,但是这个饼确实又大又香,他想吃。

  而且,王向阳他从加密软件开始,无一失手,妥妥的未来超级新星。

  “王总,那我们把他们叫来开会商量一下?”

  回到学校,今天这节课,老师每堂课都点名,而且脾气不好,所以得上。

  他今天来得早,还没上课,边上一群大四的在那谈论考研的事情。

  “李剑,你国科大考研准备得怎么样了?”

  一位中分发型的年轻人头疼道:“难啊!杨成,你准备得如何呢?”

  最先问的络腮胡男子翻了个白眼:“你忘了我打算保研去武大吗?

  谁让你放弃保研名额,非要去考,现在知道难了吧?”

  王向阳听着他们谈考研,他愣了下后才想起来。

  现在这个年代考研都是1月出头笔试,三四月份面试,六七月出成绩,现在刚好快要报名了。

  “我要读研吗?”

  王向阳感觉头疼,他现在去读计算机的研究生。

  说老实话,不是看不起那些老师的水平,就病毒这一块,还真不一定有老师能干得过他。

  而且,有钱了,想拿高校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很简单的,捐一笔钱就能搞定。

  不要说硕博,就算是教授职位都是可以买的。

  就像哈佛的EMBA,全球出名的商学院,交钱就行。

  名誉教授、董事等等都一样,给钱就有。

  而且,他之前找学长聊的时候,也了解过。

  硕博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盲盒经济。

  导师如果酷酷压榨你,硕士毕业。

  他带着你发文章,那就博士毕业。

  学历是贬值的,比如九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后,出现过一轮持续十余年的硕士大扩招。

  这玩意,除了真正的科研天才,其他人说白了就是延缓大多数人就业。

  二三十年后,考最卷的研,毕最难的业,打最累的工,领最少的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