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汉灵帝

第122章 请陛下散去兵马

  “嫂嫂,辛苦了。”

  董白正在忙活,张飞过来帮忙,先道谢。

  法真一听,嘴里的羊汤差点喷出来。

  董白还真是大大咧咧,这就亮明身份了?还没出嫁,就来夫家帮忙,说出去丢不丢人。

  不过法真自有涵养,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管的不管。

  张飞看向法真:“玄德先生,你怎么在这儿吃呢?羊汤是给我们这些大老粗吃的,你去厅堂里吃。”

  说完,张飞就要拉法真。

  法真赶紧摆手:“老夫就好这一口。”

  闻言,张飞表情古怪,笑眯眯坐在法真对面,呼喊道:“给我也来碗羊汤,忙了一天,累死了。”

  张飞自腰间拿出一个水囊,在法真面前晃了晃。

  “玄德先生,要不要尝一尝鲜卑的东墙酒。”

  法真捋了捋胡须。

  “东墙酒味烈,十分美味,有何不可?”

  “先生当真见多识广。”

  张飞要来两个碗,给法真满上一碗,酒香扑鼻而来。

  董白凑了过来:“好喝吗?给我倒一碗。”

  “小孩子喝什么酒?”张飞道。

  “你说我是什么?”董白一把掐住张飞的后领。

  张飞赶紧求饶:“嫂嫂,你确实还小,要是我让你喝烈酒,兄长非打死我不可,你还是别为难我了。”

  董白道:“你们先喝着,我去弄俩菜。”

  此时,身高九尺的关羽来到后院,见张飞在后院喝酒,气冲冲走来。

  “前面忙成什么样了,你怎么在后院喝上了?”

  关羽看见法真,大吃一惊,赶紧上前拜见:“玄德先生,没想到你也在。”

  法真笑道:“羊汤美味,老夫也难免前来寻觅。”

  张飞起身,对关羽介绍道:“二兄,你还不知道,这羊汤是咱们未来嫂嫂亲自下厨做的。”

  “哦?”

  关羽左顾右盼,也没见女子,最终目光落在了白胖丰腴的董白身上。

  “难道。”

  “这位便是嫂嫂,今日前来帮忙。”

  关羽立即整理了一下衣装,对董白长揖一礼,礼仪极其庄重。

  “嫂嫂在上,请受关云长一拜。”

  董白有些讶异,没想到刘备这位兄弟竟然这般重视礼法。

  “好了。”

  董白笑着摆手道:“我就是暗中来看看未来夫君,看到家中繁忙,于是出手相助,说到底都是自家的事。”

  关羽拿起案几上的酒,举在面前:“多谢嫂嫂相助,某敬嫂嫂一碗酒。”

  董白一下子慌了,侍从赶紧倒了一杯果酒,送到董白面前。

  “干!”

  董白一饮而尽,关羽陪着喝完,表情极其痛苦。

  “这酒这么烈?”

  张飞道:“东墙酒,可不烈吗?”

  汉代已经有蒸馏器具。

  这时候,中原人大多喝低度酒,北三州虽然有人喝烈酒,但是喝烈酒的并不多。

  关羽虽然一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回味起来,还是烈酒够劲道。

  董白喝下一碗果酒,脸上泛起淡淡红晕。

  “兄弟,果然豪爽!”董白笑着说道。

  关羽被没腰高的小女孩叫兄弟,还有些不好意思,脸颊赤红一片,直接红到后耳根。

  “我先去忙了。”

  关羽一把拽起张飞:“走!去帮忙!”

  “你把我酒喝了,我还没喝呢。”张飞嘟嘟囔囔一起离开。

  法真笑道:“这三兄弟还挺有意思,他们对董娘子敬重,是董娘子的福气。”

  ……

  长安一处宅院。

  熏香袅袅,贤达齐聚,一起等待一人。

  不多时,汉阳太守到来,正是盖勋,盖元固。

  起初,武威太守贪污残暴,凉州从事苏正和检举其罪行。

  凉州刺史梁鹄感到害怕,想杀死苏正和,以免牵连自己,于是征求汉阳从事盖勋的意见。

  盖勋一向与苏正和有仇,这本是杀苏正和的机会,盖勋却严辞谏言,认为谋害人才是不忠,乘人之危是不仁。

  苏正和听说此事,前去拜访盖勋,向他致谢,盖勋避而不见,称不会因为帮他说话,而减轻两人的仇怨。

  此事足见其正直。

  之前凉州羌人叛乱,正是盖勋领兵在汉阳挡住叛军,给朝廷大军到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战后论功行赏,盖勋被任命汉阳太守。

  众贤达请盖勋前来,正是因为盖勋为人正直,颇具名望,又是此次平羌的功臣。

  众人有话,希望盖勋告诉皇帝。

  盖勋被众人迎上主位,侍从奉茶。

  喝完一杯茶,便有一贤达道:“盖公,我们请你来,是因为有事需要你陈情。”

  盖勋正色问道:“何事?”

  贤达苦笑道:“长安一带素来安稳,自陛下到来,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兵马行走于城中,难免人心惶惶。”

  长安城到处都是赤炎军,见到小偷小摸都直接见义勇为,弄的豪强子弟都不敢为所欲为了,可不就人心惶惶。

  当然这话不能和盖勋说。

  众人知道,盖勋为人正直,但心思单纯,希望利用。

  盖勋面露疑惑:“可有兵将闹事。”

  “那倒没有。”

  贤达们也不得不承认,汉军的纪律相当好,皇甫嵩一走,没人包庇不守纪律的汉军了。

  赵云负责监察诸军。

  这位可是连赵美人父亲都能砍了的狠人,没人不怕他。

  见从这方面说不行,一贤达道:“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草便是海量,以至于长安米贵,百姓难以生活。”

  “是啊,长安米贵啊!”

  一贤达拱手道:“盖公,如今羌乱已经平定,如此大量的军队在长安十分不妥,理应散去。”

  “是啊。”

  “请盖公主持公道。”

  盖勋叹息道:“兵马调动,由陛下决定,我能说什么呢?”

  一贤达道:“我们想了,要不这样,我们联合一下,把军需价格弄上去,让陛下看到难处。

  “再由盖公出面,请陛下散去大军,这样便皆大欢喜了。”

  盖勋想了想,这不是和世家豪族勾结,逼迫皇帝吗?当下便犹豫了起来。

  此时,又有贤达劝说道:“盖公,大汉历来主张缩减禁军,以安众人之心,陛下这么弄,容易出事。”

  “什么事?”盖勋问道。

  这贤达换了一副严肃表情:“若是天下贤达都反对陛下,难道陛下这个皇位能坐稳吗?天下能安定吗?百姓难道不会陷入战火?”

  这等于明说了,皇帝再赖在长安不走,关中豪族肯定要有动作。

  如果皇帝不能应对,陷于关中,大汉恐怕有亡国之危。

  想到这里,盖勋就感到无比恐惧,如果大汉有亡国之危,自己却没有及时阻止,自己也只有以死谢罪。

  面对豪族,有强硬派,也有妥协派,盖勋显然属于后者。

  盖勋沉默一阵,叹息道:“诸位的意思,我已经清楚,我将请求面见皇帝,陈说利害,请皇帝散去大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