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觉醒炮火预警,开始帝国征服!

第79章 初号机

  厚重的云层低垂在巴黎工业区的上空,空气里弥漫着煤烟、金属摩擦和机油混合的独特气味,这是战争机器的呼吸。

  罗斯柴尔德家族名下刚刚建立不久的坦克制造厂内,巨大的钢铁桁架支撑着高耸的穹顶,电焊的弧光此起彼伏,如同闪烁的蓝色星辰。

  刺耳的切割声、沉重的锤击声、蒸汽泄压的嘶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交响曲。

  王道在一群高级工程师、工厂主管和几名工人的簇拥下,正沿着装配线缓步巡视。

  崭新的深灰色星星在他笔挺的军服肩章上闪耀,昭示着霞飞总司令兑现的承诺和赋予的重任。

  在霞飞以雷霆手段清洗了军部高层中那些“过于谨慎”甚至“失败主义”的鸽派将领后。

  高卢军界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剧变。

  王道的装甲理念,连同他在马恩河的赫赫战功,以及他与霞飞之间那份微妙的,因普尔谢鲁而产生的纽带。

  让他成为了这场风暴中的受益者。

  为了得到一个正式的编制名称,王道申请的将“装甲研发与实验部队”更名为“第一装甲混合旅”的提议被采纳。

  拥有独立的编制、预算和极高的优先级。

  正因如此,王道在那群年轻军官的心目中已经是领袖一样的存在了。

  年仅23岁官升旅长,由总司令霞飞亲自调遣。

  如此变态的晋升速度属实是震撼了整个高卢乃至整个世界。

  “上校,请看这边。”

  工厂总工程师,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者,指着装配线末端一个被帆布半遮盖的巨大轮廓。

  他的语气带着自豪,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毕竟,眼前这位年轻的上校,是这些钢铁巨兽未来的主人,他的评价将决定项目的走向。

  两名工人用力扯下帆布。

  一台钢铁巨物暴露在众人眼前。

  它的外形与王道前世记忆中的早期坦克有着惊人的相似,却又带着这个时代特有的笨拙与粗犷。

  车身由铆接的厚钢板构成,呈菱形轮廓,试图以此跨越堑壕。

  顶部安装了一个小型旋转炮塔,装备着一门短管37毫米炮和一挺同轴机枪。

  两侧履带宽大,但结构看起来颇为复杂。

  其实按历史上的走向,这种采用旋转炮塔设计的坦克并不是初号机,但是由于他穿越者的身份。

  他直接一步到位,在坦克设计的初稿中就大胆地提出了旋转炮塔的理念。

  其实很多时候,科技的突破并非需要一个技术的跃迁,大多数时候还是理念的驱动。

  其实欧洲各国一战时期的军工技术其实已经蛮成熟了,不然也不会运作起庞大的军队打世界大战。

  他们需要的是超前的理念和设计,同时还要有慧眼独到的上级。

  这种旋转炮塔的设计又不是什么很精密的超前科技,只是较为复杂的机械运作框架。

  王道只需要提出概念,剩下的交给设计师和工程师解决就行了。

  谁还不爱发明呢?

  “这就是我们的陆地巡洋舰初号原型车,阿尔萨斯号。”

  总工程师介绍道,声音在巨大的车间里显得有些微弱,却清晰地传达着成就感和压力。

  “基于改进的霍尔特90马力汽油机底盘,全重约16吨。正面装甲12毫米铆接钢板,倾斜布置,侧面8毫米。顶部炮塔装甲8毫米。”

  “理论最大时速…平地约7公里/小时。”

  “武器系统正如您所见,37毫米炮备弹60发,同轴霍奇基斯机枪备弹3000发。炮塔为全手动旋转。”

  王道没有说话,他像一头审视自己领地的年轻雄狮,绕着这头初生的钢铁巨兽缓缓踱步。

  肩章上的星星在工棚透下的光线中偶尔闪烁,与他沉静专注的神情形成反差。

  菱形车体、铆接的厚钢板、宽大的履带、尤其是那个在1915年显得如此“未来感”的旋转炮塔。

  工程师们屏息凝神,与王道一同前来的还有普尔谢鲁等几名年轻军官代表。

  他们更是目光灼灼,紧盯着他们这位已经是军界传奇的旅长每一个细微表情。

  他的手指划过冰冷粗糙的装甲板,感受着铆钉的凸起和焊缝的质感。

  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测量仪,却在扫过履带板的连接时突然停下了。

  “履带。”

  王道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下了附近的嘈杂。

  他停在车体侧面,指着那宽大却结构略显复杂的行走机构。

  “销钉和履带板的连接方式,战场上的泥泞、碎石和扭曲的铁丝网,会是它们的死敌。”

  “必须强化,研究更可靠的闭锁结构,或者考虑更厚实的整体铸造板,减少薄弱点。”

  “可靠性,是它活着冲过无人区的前提。”

  对于这一问题,任何了解过坦克诞生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起初的坦克履带问题很大,根本没考虑到堑壕战复杂的地形环境。

  伴随着坑坑洼洼沟壑纵横的堑壕越挖越宽,铁丝网和泥泞的牵制,这些看似无敌的铁王八会逐渐沦为汉斯人的活靶子。

  因此,坦克也仅仅是在开战初期取得过不错的突破,随着汉斯的应对手段越来越多。

  等到下一场协约国的坦克大展神威还要到战争快要结束的亚眠战役了。

  因此,深知问题所在的王道必须要在开始的时候就要解决,以免耽搁之后的战事发展。

  听到王道的意见,身后的工程师们连忙点头,身旁的助手笔走龙蛇,飞快记录着。

  王道继续他的审视,步伐沉稳。

  他走到车体前部,屈起指节,敲了敲那带有微小倾角的12毫米前装甲板,发出沉闷而厚实的回响。

  “倾角很好,思路正确。”

  他肯定了这一点,但话锋随即一转,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穿透了眼前的钢板,看到了未来战场上呼啸而至的穿甲弹。

  “但汉斯人不会停滞不前。他们的工程师此刻或许就在图纸上描绘着能撕开我们装甲的武器。”

  “同步进行15毫米甚至实验性渗碳硬化钢板的抗弹测试,我们要为更猛烈的火力做准备。”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但刻意放轻的军靴脚步声从装配线入口处传来,打破了车间内相对凝重的氛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少尉快步走来,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一丝长途奔波的微红,但眼神明亮,神情严肃。

  他臂弯里夹着一个硬质的文件夹,上面印着醒目的军部徽记。

  “维克托上校!霞飞总司令的调令。”

  “请您即刻启程,前往炮兵与工兵应用学校。于明日上午九时整,向该院全体教官及优秀学员代表,进行一场关于炮兵射击的技巧研讨。”

  王道:“啊.......”

  众人:“维克托上校真是年少有为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