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小虫

第54章 下这黑手,合适吗?

小虫 又见桃花鱼 5997 2024-11-12 18:49

  前一天下了半夜雨,转过天来大晴。

  天刚亮,园子里湿湿的。

  雨水把石板地,花草,屋顶冲洗得干干净净,在朝阳下闪着金光。

  仆人已经把路上的落叶都清理了,在管事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摆放着东西。

  两个厅里各挂一副巨幅画。前面铺着上好的丝毯。

  对着画,放着几把凳子,边上放着琉璃灯。

  文风在古董店请了几个师傅来,在黄三的库房寻找一番,还是找到一些好东西的,加上成宣郡王的字,现在都摆放在亭子的两侧的回廊里。

  院子里搭着白色凉棚,凉棚下面有矮桌,矮塌,放着铺团,前面是张古琴。有个淡蓝色袍子,留着几缕漂亮长髯的中年男子在弹。

  院子里放着好多张高低桌,上面放着茶具,花瓶。

  假山前面摆着条桌,上面放着大盘的吃食,水果,点心,冷荤,码放的十分漂亮,还插着大把的花束。

  文风看到都十分吃惊,最终的出品,真是出乎意料的好。也不知道三叔是怎么想起来的。

  整个园子,花团锦簇,说不出来的富贵又典雅。

  成宣郡王头天晚上就到了。和黄三,程建勋和文风吃了个晚饭。

  后来跟黄三一直聊到深夜。

  很多人接到贴子,感觉新奇。

  时间还早,就有穿着蓝袍子的客人陆续的有人上门了。门口还围了不少看热闹的老百姓。

  门口有穿着同样棉袍的侍者迎接客人,无论是何人来,都十分的有礼。

  小虫穿着同样的袍子,由哥哥陪着,来到现场。

  杨轩也低调的来了,和小虫对视着,微笑着。

  看着阳光下那个笑得肆意的小姑娘,心里柔软成一团。

  黄三,也穿着蓝色袍子,腰间有块古玉,又厚又润,荧荧光泽,雕刻曲线简单大方,是件了不得的东西。

  头上一个简单的玉籫,文风拼死拼活的规定了黄三的穿戴,把他偷偷戴上的各色戒指给撸下来。

  程建勋和文风一起,陪着黄三接待客人。

  园子布置完了,黄三转了一遍,简直都不知道看哪里好了,满意的不行。

  看着前来的客人惊艳的表情,他只顾呵呵傻笑了。

  时间到,客人都到齐了,现场也准备了些袍子,以防有重要客人临时带些人来。结果真是都用上了,成宣郡王的叔伯兄弟,还有些老友,都带着自己的好友来了。

  有王爷也有郡王,有朝廷重臣,大家都非常低调。

  原来打算的顶多二百人的聚会,结果来了近四百人。总算准备的比较充分,现声秩序维持得很好。

  尽管人多,但并不嘈杂。

  现在大家都集中在双环亭前面的花园空地。

  本来程建勋让黄三上台讲几句的,他也答应了。

  还让程建勋给他弄了稿子,背了好久。

  但今天一看这个架势,来的这些人,他立马胆怯了。死活不上,没办法,三叔亲自来了。

  程建勋自己也有点紧张,但逼到这个份儿了,也后退不得。

  仪容仪表还真是不错:“感谢各位。多年前,成宣老郡王有恩于黄三先生,黄三先生为人赤诚,一直感念。

  在郡王七十四岁生辰之际,办了这个以赏画为主的宴会。今天这两副画作,都是以郡王封地,岐山为背景的惊世之作。

  一幅是无极山人的《初春》,还有一幅是李迹大师的《深秋》。这真的是大家只闻其名,而无缘见识的大作啊。

  今天有这个天赐的机缘,请大家共同赏析。有请老郡王出来跟大家见见面!“

  老郡王缓步出来,他中等身材,很瘦,全白的头发上只别一只簪子,淡蓝色棉袍。神情坦然,眼睛清澈,冲大家一作揖:“各位,多谢各位光临啊!

  今天是老朽生辰。黄三小友,托新结识的几个年青人,帮老朽办了这场聚会。刚刚在这里,看到有我头发花白的亲友,还有风华正茂的他们的子孙。

  长星拱北,川自向东,一代代的新老更替,令老朽不胜唏嘘啊!世间唯一不变的,只有亲友情和美好的事物带来的享受。

  感谢大家来看望我这个老头子,可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看头儿?“

  下面的听众发出笑声。

  “但今天有这两幅大作,大家总不算白来。现在,就随同老朽一起,饱饱眼福吧,各位请。”

  “哦,说明一下,这画可不是我的!哪位亲友子侄的看中了,想跟老朽求,那可没有!”

  大家又笑起来。他的亲友看到,心下安慰,感叹争一如既往的温和,还多了些通透。

  先是来到《初春》前,整个画作布局简捷大方,用笔细腻,立意悠远。曲线优美的山峰,层层叠叠。

  山隅一角,山冰渐溶闻溪水,枝头微粉看桃花。

  虽然没具体看到花草,但仍能体会到大地的勃勃生机。

  吹面不寒的春风,沾衣不湿的春雨。

  候鸟正回,在天空中留下痕迹。让人精神放松,精神愉悦。

  《深秋》则是另一种风格,画作的颜料里应该是加了矿物质的材料,使得色调大胆浓烈。

  线条张狂,布局大胆怪异。明暗交错,仿佛那些熟透了的果实,掉了一地的秋叶,都在夕阳下,在狂风中,变幻着光与影,绝艳而变幻莫测,让人心怦怦跳着,沉沦其中。

  有的人一脸陶醉的走出来,有的人一脸落寞……

  黄三爷站在出口处,看着从里面出来的人的各色表情,然后又惊艳于他们的各种安排。

  大家有礼的交谈着,享用着茶和点心,围着他收的宝贝们看。

  他心里狂笑着,很想大声喊出“我办的,我办的!”

  老郡王看了画后,和亲友坐在院子里。茶师傅在做着茶,手法熟练。

  他端起杯,喝了一杯下去。黄金色的茶,暖暖的润下去,浸洗着五脏六腑,淡淡的回甘撞击的味蕾。

  远处丝丝的古琴声,老友关切的目光和低声问候。

  他感觉自己脸上的皱纹都展开,感觉人生变得温暖。

  原来生活中,还是有些美好,让本以为无所牵挂的人,还留有一丝慰藉。

  黄三爷,程建勋和表哥,这一炮打响。过了很久,这个盛宴依旧被人家所谈论,效仿。

  程建勋志得意满,文风关系网罗一大片,两人成功打入高层次的社交圈子。

  更别提黄三给的装银票的信封了……

  程建勋回到家,仔细的打开。

  对着几张银票的金额涨红了脸,发了半天呆,然后,拿出一半给了小虫。

  转脸去寻了自己老爹,把银票往上一递。

  程老爷子打开一看吓一跳,三万!

  问明白了,没口子的夸了夸这个程建勋。

  各种赞美之词毫不吝啬的往外冒,把三叔都夸脸红了。

  老头儿连带着小虫文风,都满意的夸个没完。

  然后收了一万,其余的都还给他,“你喜欢些个东西,但知道咱们家的情况,不好意思开口要银子买。这些,你自己拿着,想买什么就买吧,别乱花就行。”

  程建勋很激动:“爹,长这么大,儿子还没给家里交过银子呢!从小上学考学,到平时过日子的花用,还有子女……还,还买这买那的。

  只要儿子张口,您都没二话,儿子也是惭愧。这次赚的银子,理应交到家里的。“

  老头温和的说:“我是你爹,我的银子不给你光给谁花?再者说,你考上举人,是咱们程家亲友里,这一代考得最高的呢。

  给程家带来了光彩,你爹我面子上好看呢。所以说家里日子过好了,也有你的功劳!你不用担心,爹心里有数,这些个你拿着用吧。“

  程建勋人到中年,听到父亲这样肯定,内心也很感动,高兴的说:“那谢谢爹,儿子不乱花!爹,给我娘和大哥点吧?!“

  程奉春点点头:“随你自己的意思吧!不过,别说太多。里面有些关系,不知道说出来合适不合适。”

  程建勋答应着回了房间,招来自己的随从,“去容宝斋问下江先生,那套《博物思源》还在不在,要在是就给我留着。”

  随从答应了刚转身走,又被叫回:“再去西甲胡同问下刘老,那块三台还在不在。……”随从走后。

  他得意靠在椅背上,自己赚钱自己花的感觉真好。

  不用忐忑着动脑筋跟老爹长兄报备申请,就花这么多钱买东西的感觉真好。

  小虫那边儿,更是捏着票子乐得发疯。

  爹娘不让小虫要,小虫不干:“这是我挣的银子!我费了好大力的!”

  程建宜说:“什么你挣的我挣的?咱们没分家,挣的钱都要给你祖父。”

  “那也不能都给祖父啊!我干了这么多事,不给奖赏吗?这不公平!”小虫很激动。

  但她也没扛住不讲理的父母。

  程建勋刚走,程建宜就拿着银票找自己程奉春来了。

  小虫不放心又不舍得的在后面跟着。

  程奉春正高兴呢,一看三儿子和自己孙女来了,一下子又递上三万两银票,老头儿差点乐疯了。

  转头看着小虫那忐忑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

  程奉春说:“小虫,这可是你挣的银子,给祖父,心疼吗?”

  小虫眼睛一直看着银票,点点头:“祖父啊,心疼。”

  程建宜一瞪小虫,小虫赶紧说:“孙女孝敬祖父,是应该的。不心疼,祖父……小虫要花的时候找您要,您会给我的吧?”她眼眶都有点湿了。

  程奉春哈哈笑:“好孩子,有你这份心就成了,银子祖父不要你的。”说罢把银票还给程建宜。

  “爹,这可不行,她一个女孩儿家,要这么多银子干嘛?咱们没分家,您供养着我们,我们有了收入,也该交到家里。“

  “得了,老二,这么多年,你吃我的喝我的了?都是你自己养活自己。银子交你媳妇吧,也给咱们小虫点。这事儿,还真是小虫促成的呢。刚你三弟也给爹银子了,你听话,不用给我。“

  小虫一听两眼放光,感觉祖父比父母可好多了,说:“祖父,这可是小虫第一次赚银子。您跟我爹爹说,让他把银子给我!我保证不乱花!”

  老头儿说:“好,老二啊,银子给小虫点。她这么听话又能干,得有点奖励。”

  “爹,您看,三弟也知道我们这份收入。要是您不收,将来说出来不好听,儿子还真不缺银子,您还是公正点。几十年都这样了,现在何必留话把儿呢?”

  程奉春想了想:“罢了,我也收一万吧。等将来孩子们成亲,为父再花回去。”

  程建宜回去把银子交给了文氏。

  小虫跟娘又是一番的争执,文氏受不了,最后答应留一千两给小虫。

  并让小虫保证,每一笔花销都要经她的同意,她会随时抽查银票的情况。

  小虫没办法,只得妥协。

  但一会儿,文氏又反悔了,非要小虫再出五百两给程天。

  而小虫让文氏掏一千两给他,文氏不干。

  两个人吵了好半天。

  最后还是小虫妥协了……

  小虫不甘心,想了想,转了转眼睛:”娘啊,这件事,杨世子起的作用好大呢,出了画不说,还借了王府的人呢!

  要不然,当时二百人的准备来了四百人,那不得乱套啊。

  人家王府的人很有经验的,他出了很多主意,又出了很多人的。】咱们有了银子赚,怎么也要分世子一半啊!他自己要不要……还那么多下人要打赏呢。”

  文氏一听有道理:”你说的也对,娘没想起来。这样吧,回头让你爹给世子送一万两银票去!”

  “娘啊!这怎么行?是女儿出面的呢,我爹爹去算什么?”

  “哪有一个女孩子儿家给男人送银子的,这事儿你别管了。”

  “娘啊,女儿说真的呢!我爹给世子送银子,回头让人知道了,可不得了呢。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女儿跟世子联系的,哪有让别的人送银子的道理?世子也不会收的啊!”

  文氏犹豫着:“你说的好像有点道理,可是……”

  “没有可是啦娘!女儿办事您就放心吧!您看女儿多本事!这么一大笔银子赚回来。这才开始,以后就看女儿的吧!

  包管让您跟李伯母一样,穿好衣裳,戴好首饰!”

  “你李伯母是侯夫人,娘是什么人?如何穿戴着那些?”

  两个人磨叽半天,文氏毕竟不太明白京城的事。

  于是给了小虫一半的银票,又叮咛万嘱咐,送银票时要小心,不能给别人看到,也别跟家里人讲。

  啰嗦了好半天。

  没多一会儿,程奉春找了个机会把小虫和天儿叫了来,又偷偷给他们俩一人五百两,嘱咐她们俩不要跟别人说。

  三个人脑袋凑一起,叽叽咕咕的,满脸鬼笑。

  ……

  杨轩送皇帝的画回宫,陈伯师兄捧着画,揣着一千两的红包,美滋滋的回了库房。

  他拿出两个华丽的信封,递给皇帝一个,自己留了一个。

  皇帝捏着问:“什么东西?”说着打开。

  杨轩边打着自己的信封,却伸长了脖子往皇帝那里看,

  皇帝瞪了他一眼:“什么样子?没个规矩。”然后看了看手里……一张十万的银票。

  “嗬!”皇上发出怪声。

  斜眼看了世子一眼:“你多少?”

  杨轩含糊:“没您的多。”

  “什么意思这个?”皇帝捏着银票抖了抖。

  杨轩一笑:“这个姓黄的,猴儿精!

  平时看着傻头傻脑,粗俗已极,高价买假古董被人骗,大家都以为他是个棒槌呢。

  这个时候倒真有眼力,也够有魄力!不知道平时是真傻还是假傻。倒是个做事的狠角色。臣再调查一下,要是行,陕西那事儿不是要开始吗?您看,这次要不要绕开长兴侯府……”

  皇上看着银票美美的说:“嗯,你瞧着办吧。”

  “这个,您就当零花吧!”

  杨轩行完礼要走,皇帝又叫住他,指了指他手里的信封,又点了点自己的桌子。

  杨轩一脸的难以置信:“不会吧?!”

  皇帝不说话,静静的看着手里的奏折。

  “皇上!您是君,又是长辈!下这黑手,合适吗?“杨轩很气愤。

  皇上还是不说话,看着奏章,手指又在自己桌上点了点。

  杨轩一咬牙,把信封放上面,捂着胸口摇着脑袋走了。

  皇帝打开一看,八万两,也不错!

  这也是条财路啊!

  还有要借的没?

  眼睛乐成条缝,叫来自己赵大总管,“收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